吃饭与惜福
我从小和爸妈一起吃饭,他们总是怕我吃不饱,或是希望我能多吃一点,总是会给我盛和他们一样多的米饭/稀饭/或者馒头。饭菜好吃的时候,我也许能把米饭吃完,但是大部分时候,我吃到感觉撑了的时候,米饭还剩一些。一般这种时候我爸妈会帮我把剩饭吃掉。后来开始上寄宿学校,食堂师傅最不心疼的就是米饭,每次都给我打很多饭。或者米饭是可以按两买的,我买二两米饭有点少,买三两又会剩下了。初高中食堂的收盘子的地方都有一个大桶来收集同学们的厨余垃圾,大概回头会被用作饲料等用途吧,当时也没想过这是一种浪费,吃不下的米饭和菜就交给厨余垃圾桶了。
后来我发现这些年我养成了习惯,并且我发现周围有一部分人和我的习惯类似,那就是吃不完的米饭会剩下,炒菜里的葱姜蒜和菜汁会剩下,汤面的汤会剩下,能凑成半顿或者一顿饭的剩菜则会打包,或放进冰箱里。而我一直坚信一定不要把自己的胃当垃圾桶,吃太多的负面影响或许会大于浪费的负面影响。然而同时我也发现了另外一批人,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吃完所有饭菜,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帮我吃掉我吃不下的食物。也许他们食量就是比较大,也许这是他们的习惯,只是每次我吃不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以前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她的妈妈在饭桌上说得到的饭都是每个人的福分,人一定要惜福,节约粮食,把自己的饭吃完,吃不完就是不惜福。当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被要求吃完碗里的饭,但是朋友妈妈的一席话却被我牢牢地记住了。
吃不完饭是不惜福吗?如果我个人喜欢多吃菜少吃米饭,吃剩下的米饭是浪费的福分吗?如果我习惯性剩饭下一顿吃也算浪费吗?难道不是怪给我盛饭的人盛太多?
如果我形成一套自洽的逻辑,那么自己就容易陷入这个逻辑中无限循环,无法自拔,久而久之会下意识地拒绝新思想。毕竟很多说法都有它的反面,形成这套说法的原因大部分是个人的经历际遇的累积。例如,纯粹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吃不完的饭预期当下吃下去撑着自己所造成对自己身体的负面影响,把饭留到下一顿再吃所摄入的细菌对自己身体的负面影响,到底哪个比较大呢?也许食品安全和营养学的专家可以根据剩饭的饭量,剩饭的种类,冰箱的功率等变量来量化出这些负面影响,得出一个更科学的结论,当下吃掉剩饭比存着下一顿吃更健康,也许我还是会选择剩饭,毕竟相比于这么边际的健康收益,不吃撑的心理快乐收益更多一些。
当然,我并不想宣扬浪费粮食和鼓励存剩饭,只是我觉得,做饭和点菜时理性地规划能够很好地从根源上避免浪费的问题,就算规划失败,吃不完饭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是的,每个人能吃到的食物都是他的福分,我们都要惜福,珍惜粮食,尽量避免浪费。希望人们也能理性地看待他人吃饭剩饭,当然故意的铺张浪费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