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与多任务处理焦虑症
一句话总结这篇文章:我认为“所能在特定时间完成的任务“的数据化统计正在导致我在没有multi-tasking的时候感到焦虑。
虽然已经有很多学习和研究表明现代人倾向于multitasking,原因是现实中干扰因素太多、信息碎片化等原因,结局是multitasking的成果质量和效率并不一定更高。但是对于我来说,不能multitasking的时候我更加焦虑,最主要的我能分析到的原因首当其冲就是数据化了。自从两三年前的元旦时节,朋友圈刷屏的各种app年终总结文章开始,每年完成的任务(用任务不太准确,大部分情况下这些task并不是任务mission,更像是自己想要去做或者需要去做的事情)的数量,对于我来说就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201X年我看了多少电影?多少剧集?其中有多少是院线电影?其中有多少我打了五星?
201X年我读了几本书?几本是英语书?几本是中文的?
201X年我投稿了几个视频?收到了几个点赞?播放量是多少?
201X年我买了几条裙子?买了几个游戏?每个游戏上花了几个小时?
不得不承认说,由于豆瓣,Excel,Smart Closet等便捷工具的日常使用,上面这些数据我都可以获得,而且这些数据非常迷人,值得回味,值得与他人比较。我可以炫耀说,我今年又看了一百部电影耶,比你多了整整五十部;我今年读了二十多本书耶,比你读的多多了等等。这些炫耀并不只是浮于表面的数据炫耀,更多的是引申的,更深层次的炫耀:我看了这么多电影证明我很有可能比你更有影视鉴赏能力以及与他人日常生活中的谈资;我读了这么多书证明我可以沉下心来,我阅读速度快,我逼格高,我博学。这些炫耀背后的所带来的也并不是纯粹的攀比,因为我看到别人比我读书多的时候我并不嫉妒,而是在赞赏的同时扒一扒她/他的书单;当我比别人读书多的时候,我也不会洋洋得意,甚至想和对方分享高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 这多美妙啊!更不要提说由于豆瓣这个这么棒的数据库存在,可以让我标记电影图书,可以让我避雷烂片,也可以让我欣赏到其他人的书评影评,年末的时候还能分析一波自己都可能没在意到的观影读书pattern,真是甘之如饴。不管是好的数据还是坏的数据,都是比没有数据要强不知道几个档次。关于数据化的好处我还能扯上三页纸,但是看到数据后能否理解它,能否不被它支配,能否不产生焦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了一百部电影,到底有多少部是有意义的呢?是不是别的大神看了我的电影单会觉得很弱智?看电影收获的思考与知识是否与时间机遇成本对等?一年看一百部电影是不是太多了?抑或是太少了?我是不是应该多看一些A类型的片子而不是B类型?我连续三年看一百部电影,之后的我每年看不了这么多怎么办?等等等等。都是焦虑。
就像绩效考评,你可以计算一个员工的工作时长,准确到秒,你可以计算一个员工的销量,一个员工的KPI,但是这个员工的真实贡献是无法被短暂的金钱收入/工作小时数/领英上新增联系人个数等数据所完全概括的。话是这么说,但是当一个目标不可计算,而它的independent variable可计算时,我是否又沉迷与提高independent variable的数值,而忽略了本质的dependent variable?(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因为我完成各个independent variable所用的时间总和是相等的,也就是各个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因此这个公式并不准确。) 意识到了自己的焦虑,我在年末肯定还是会”炫耀“2019年的数据的,看了多少电影,读了多少书,投稿了几个视频,还有写了几篇文章(这篇文章也会算在内的)。就算是炫耀会产生焦虑,会产生恐惧,也还是要知道我的数据。为的是直面焦虑,为的是见证一年的multitasking成果,为的是炫耀与装逼吧。
只是我希望自己以后能更加频繁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尽量减少不做事的焦虑,专注当下,也省得我在家看电影,抱着电脑去上厕所了。